商會搭臺,會員唱戲,商會究竟該給會員搭建怎樣的舞臺?
發表時間:2020-09-11
人氣:11420
來源:原創
商會是某一類或某一個地方企業家基于某些發展需求形成聚集和交流互動的平臺,是企業和企業之間、企業與政府以及社會各界之間溝通的橋梁與紐帶;商會的基本功能包括聯誼交流、學習培訓、參觀考察、宣傳拓展以及話語權重等等。
01 、在商言商
商會的作用大概可以概括為兩方面內容,一是相對務實的,另一方面是相對務虛的。務實的方面包括結交更多的人脈資源,獲取更多的商業信息,擴大企業和產品的宣傳,增加企業的銷售渠道和方式等。正所謂“在商言商”,商會首先是要具備給會員帶來某方面商業利益的可能,為企業的發展創造一定的效益和價值。此外,還可能解決一些現實的工作生活問題。有了商會這樣的平臺,一些事情才可能出現“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奇跡般的效果。
而相對務虛的方面包括榮譽、地位以及共同成長的成就感、奉獻分享的愉悅感等。加入商會,不管是普通會員身份,還是理事、常務理事、副會長和常務副會長等,無疑多了一份重要的組織身份和形象,增加了更多的信任感,在交流合作中無形增加了不少砝碼。具備條件和機會的,商會還有機會推薦到各級人大政協以及青聯等獲得一定的政治身份,參加一些政治生活。此外,加入商會組織的歸屬成就感和分享喜悅感有時候也十分重要。
還有一種更高層次,就是在商會中實現共同價值觀。 從社會心理學來說,每個人在某一發展階段都有特定的心理需求。在馬斯洛的心理學中,把人的需求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心理需求、社會需求以及自我實現需求五個方面。加入商會應該說都能夠不同程度滿足實現了人的各種不同需求。
02 、自律和自治
商會作為群眾性和民間性社會組織,首先是要形成自律意識和行為,包括制度自律、行為自律和財務自律,形成全面自我約束。制度自律即通過約定俗成建立一系列合乎商會發展規律的規章制度,確保商會規范化和制度化運作,確保公開公平公正。我國商會發展起步較晚,各種法律法規都很不健全,商會制度自律就更加重要了。企業行為自律則是要求,商會舉行各種會議活動,都要符合事情本身的性質,遵循自身的規律,合理科學地做出相應安排,而不是異想天開,隨意性很強,甚至違背商會發展的宗旨和目的。財務自律即要求確保商會費用要用到商會自身發展中,而且必須做到財務公開透明。
自治即自我治理,自我管理,是在自律基礎上再進一步調動會員的積極性,讓會員企業全面參與到商會的日常管理和運營中。很多商會失敗的原因是會員參與性很差。
首先是在商會內部設立各種專業委員會,即根據會員專業特點或者興趣愛好以及自愿原則,把某一方面會員集中起來,舉行經常性的交流活動。特別是異地商會是綜合性商會,行業構成復雜,企業規模層次大小不一,如果讓各個不同領域不同興趣的人在一起,是很難形成有效交流的,所以特別需要形成各種專業委員會,集中交流和探討相對專業的事情。
其次是成立黨團組織。商會成立黨團組織既是黨中央國務院要求,也是目前商會發展的一種內在需要。通過成立黨團組織,既能讓黨的政策方針貫徹落實到商會組織中,讓會員企業充分得到黨組織的指導和幫助,也進一步提高會員的思想政治覺悟水平和活動能力。
自律是商會發展的前提基礎,自治則是商會有效運轉的根本保證。要充分調動商會領導和會員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實現會員之間互相服務,互相提升,互相促進,實現高度自治,應該是商會發展的根本所在。只有通過高度自治,讓商會會員充分組織起來,活躍起來,交流起來,商會的功能和作用才能全面釋放和展現出來,商會才能真正走向蓬勃發展的道路。
03 、“以商養會”慎重而為
“以商養會”是商會業界目前引人關注和爭議的話題之一。很多商會發展經費短缺,入不敷出,如何解決經費開支是普遍性問題。“以商養會”初衷是通過一定的商業行為獲取一定的利潤和收益來彌補商會經費的不足,擺脫商會依賴會費生存的一種方式,從而實現商會的可持續發展。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很多商會容易走偏了,僅僅把商會作為獲取利潤的工具和手段方式,而忽略了商會本身的服務功能和社會性作用,結果”以商養會”沒實現,反而是背道而馳,南轅北撤,在商會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以商養會”不是那么容易能夠實現的,很多商會因為“以商養會”埋下了禍根,引發了矛盾和怨恨。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加速,國家和地區之間經濟發展聯合是越來越緊密。在商會之間,一體化聯盟化發展同樣十分突出。
不僅是大商幫大商會,一些新興起的商幫商會也正在走聯合發展的道路。商會之間正如春秋戰國時期,合縱聯橫,實現聯盟化發展大勢所趨。商會只有平臺足夠大,資源足夠多,才會具有更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具備更大的社會影響力和吸引力。
在國際貿易中,商會作為行業代言人,在運用國際貿易規則實施反傾銷、反補貼,維護本企業的合法權益中將發揮積極作用。另外加入世貿組織后,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失業人員將會增加,社會矛盾將日趨突出,商會將成為公益事業的重要力量。
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新形勢下,我國的經濟管理模式與國際接軌,遵循國際市場規則,商會的地位將會非常重要,在國際商貿交往中將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通過與外國商會開展合作交流,開發引進利用國外知識、技術和資金等資源,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為化解社會矛盾,在政府、企業和公民之間建立起溝通和對話機制,商會將在維護社會和經濟運行的正常秩序中發揮重要作用。
同時,隨著各級政府對商會組織的不斷重視和支持,商會將得到迅猛的發展,職能作用將日益得以發揮。商會組織內將會培植一批大而強的龍頭企業,這些企業在相同產品市場上擁有很大的市場占有率,在價格調整、新產品導入、市場覆蓋面及促銷密度等方面占據優勢,從而可大大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使商會的凝聚力和權威性大大提高。